1.创业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只把事业当作谋生的工具。
2.只有把自己的价值和整个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我们内心的自卑问题。
3.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你,也不管某件事最后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有没有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4.成长型思维的人从来不会考虑谁是最聪明的人,也不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他考虑的唯一一件事是:我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我可不可以变得更强,我能不能继续成长。
5.4种管理形式,指令型、教练型、支持型、授权型。
6.为什么很多非常聪明的人,反而创业失败了?因为创业不拼起步,也不拼高瞻远瞩,只要愿意持续优化、持续改进,组织很快就能得到进化。有一些很聪明的人,总是希望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是这种证明本身并不能给组织创造任何价值。
7.将传播点控制在一句话之内,客户愿意主动分享的第二个关键要素——简单化。所谓简单化,就是你要将品牌的传播点浓缩为简明扼要的一句话。要让客户分享你的产品,就应想尽办法给他一个简洁易懂的句子,千万不要舍不得做减法。 多用俗语。戏剧化表达。直接体现诉求,如果你的产品或品牌能唤醒他人的情绪,它就有机会被大众疯狂传播。
8.同样是情绪,分积极和消极。高唤醒和低唤醒。
9.好故事是可以设计出来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举例。《勇敢的小画家》
目标受众:喜欢艺术和励志故事的人。
主题:
- 社会背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艺术世界。
- 主要人物:小明,一位有天赋但默默无闻的画家。
- 核心价值:坚持与梦想的力量。
激励事件:小明的画作在一次重要展览中被评委批评得一无是处。
欲望对象:小明渴望得到艺术界的认可,举办一场成功的个人画展。
第一个行动:小明更加努力地练习绘画,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创作新作品。
第一个反馈:他投稿给多个艺术杂志都被拒绝。
危机下的抉择:小明面临经济困难,几乎要放弃绘画,但他决定孤注一掷,借钱参加一个国际艺术大赛。
高潮反馈:小明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终于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举办了一场非常成功的个人画展。虽然过程中他负债累累,但他实现了自己的内在目标,外在目标也随之达成。
10.因为头部公司会带来“偏好链接”,进而产生越来越多的链接,最后形成“马太效应”。
根据偏好链接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为头部”是当下互联网创业的唯一选择。
11.能力—触达—意愿”理论
如何才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决策?这里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叫“能力—触达—意愿”,三者缺一不可。在能力层面上,你需要不断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更多客户能够用上你的产品;在触达层面上,你需要想办法连接更多的客户,让客户为你带来新的客户,也就是前一章的主题——MGM;而在意愿层面上,你要设定一个宏大的变革目标(MTP),不断增强公司的想法流,让更多的客户认同你的理念,愿意主动参与到你做的这件事情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