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赣鄱大地热浪滚滚。在持续高温的南昌乡村,蓬勃兴起的乡村游正焕发别样生机。从田园采摘到民俗体验,从溯溪嬉水到研学探秘,多元化的乡村游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让城乡居民共享自然之美、田园之乐,更以创新活力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为夏日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田园采摘热 农味引客来
如今,我市不少乡村的农庄里瓜果飘香、荷韵悠悠,一场场充满“农味”的采摘体验正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在南昌县幽兰镇新荣村的新盛农庄,沉甸甸的葡萄垂满枝头,红透的火龙果点缀在田间,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每到周末,这里便成了亲子家庭的乐园。游客们手持剪刀和果篮,穿梭在果园中精心挑选,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在果园里嬉笑奔跑,时不时为发现一颗饱满的果实发出惊叹,欢声笑语洒满整个农庄。
“早就听说这里的水果品质好,今天特意带着家人来体验采摘。自己亲手摘的吃起来就是不一样,感觉格外新鲜、香甜。”游客李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一旁的王女士也笑着说:“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趁着周末来这里,既能放松身心,又能让孩子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非常有意义。”
而在新建区石埠镇的老李莲蓬农庄,60亩荷花正竞相绽放,碧叶接天,粉荷摇曳,构成了夏日里一道醉人的风景线。“周末来玩的人特别多,我们特意准备了不少特色活动。”农庄负责人老李介绍道,针对不同需求的游客,农庄推出了3斤、5斤、10斤等多种规格的莲蓬团购活动,满足家庭分享或好友小聚的需求。同时,农庄还打造了荷花采摘拍照活动,游客不仅能在荷塘边与盛放的荷花合影留念,还能获赠几朵新鲜荷花,把夏日的清香带回家。
从单一的农产品销售,到“采摘+体验”的全链条服务,南昌的乡村正悄然发生着转变。田间地头的新鲜蔬果成了热门“打卡品”,农耕体验、农事课堂等活动成了亲子游的标配,让浓浓的“农味”变成了吸引人的“趣味”。这不仅鼓了农户的腰包,更让城市居民在亲近自然中找回了久违的田园记忆,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持续活力。
研学添魅力 文化聚人气
暑假期间,南昌各地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的研学活动持续升温,从田间地头的农耕体验到古镇作坊的非遗传承,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也为乡村文旅注入了人气。
7月22日上午,一场儿童种业研学活动在南昌县武阳镇的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南昌种业小镇)启幕。孩子们走进这座融合着农耕文化与种业科技的基地,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与温度的成长之旅。
辣椒博物馆内陈列的辣椒品种令人目不暇接,从鲜红的朝天椒到细长的武阳白椒,讲解员细致介绍其形态、风味及精准水肥管理等新种植技术,孩子们时而俯身观察,时而举手提问,知识在好奇中不断得到丰富。“哇!怎么有这么多品种的辣椒,我只知道绿色和红色的辣椒!”参观辣椒博物馆时,一个小女孩指着五颜六色的辣椒惊叹道。
走出博物馆,蔬菜种植区的生机扑面而来。紫色秋葵的嫩荚格外惹眼,工作人员引导孩子们触摸荚果绒毛、观察叶片纹路:“这颜色来自花青素,营养比普通秋葵更丰富。”扁豆藤蔓攀爬、高粱穗粒饱满,工作人员结合实物讲解生长周期与种植技巧,孩子们在触摸与观察中,真切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
而在被誉为“华夏笔都”的进贤县文港镇,暑期研学热潮同样涌动。古法制笔作坊内,老艺人手持牛角刀演示“择料、水盆、结头”等工序,孩子们围在桌前,认认真真学扎笔、修笔,在指尖体验非遗技艺的温度。“孩子们在这里体验毛笔制作、感受毛笔文化,能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和创作。”来自吉安的带队老师刘亚倩说。
近年来,进贤县依托毛笔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成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钢笔文化博物馆等景点,打造“前店后坊”文化产业街区,推动4个传统村落建设,举办制笔技能大赛、书法进校园等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2024年,文港镇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00万元。
文化是乡村游的根与魂。南昌深挖民俗资源,让非遗技艺、传统节庆“活”起来——青云谱区的城南龙灯、新建区的赣绣体验、安义县的板凳龙……一个个非遗、民俗项目成了“吸睛点”,既让游客体验文化韵味,又带动文创产品热销,让乡村研学与文化旅游在暑期绽放别样光彩。
亲水享清凉 业态焕生机
入夏以来,江西多地避暑游持续升温。湾里管理局依托梅岭山区丰沛的溪流资源,精心打造集溯溪、漂流、夜间露营于一体的“清凉经济”带,成为市民游客避暑休闲的热门之选。
在南坪村,一条清澈溪流穿村而过,水底的鹅卵石圆润光滑,透着沁人的凉意。游客们纷纷挽起裤脚,赤脚踩进溪水中溯溪而上,脚下的石子轻轻硌着脚掌,带着几分调皮的痒意;耳畔是潺潺的流水声与清脆的鸟鸣交织,偶尔抬手便能拂过岸边垂落的绿枝,那份惬意自在悄然漫过心头。“天气太热了,带孩子来玩水降温,孩子玩得尽兴,我们也能放松一下,体验感特别好。”市民郭俊梅笑着说。
不远处的九龙溪田园综合体,漂流的激情正酣。橡皮艇载着游客穿梭在蜿蜒的河道中,时而随平缓水流悠悠前行,尽赏两岸郁郁葱葱的绿意;时而在湍急的落差处飞驰而下,浪花瞬间溅满身,惊呼声、欢笑声混着溪水的叮咚声,在山谷间交织成夏日里最鲜活的乐章。漂流间隙,还能瞥见岸边钓龙虾的游人、树荫下烧烤的热闹场景,一动一静间,皆是满满的田园闲趣。
“我们周末两天都在湾里,白天在山里走走,中午在周边农家乐吃地道土菜,下午去漂流玩水,既能享受山间的静谧,又能拥抱这份清凉,太舒服了!”来自九江的游客李先生对此次乡村游体验赞不绝口。
乡村游的火热,是南昌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南昌通过“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等各项工作,同时持续盘活田园、山水、民俗等资源,推动“农业+文旅+研学”深度融合,让乡村从“单一生产空间”向“多元生活空间”转变。随着业态不断丰富、服务持续升级,南昌乡村游正以新的姿态,为夏日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