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从咸阳市林业局获悉,近日,省发改委印发《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经过案例征集、筛选、评审等环节,《咸阳市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的实践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省首批14个典型案例之一,是咸阳市唯一入选的案例。
近年来,咸阳市林业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密结合市域林业实际,着力发挥森林“碳库”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咸阳市在西部率先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2022年11月,咸阳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咸阳林业碳汇试点工作进入到扩大范围、持续深化、综合推进的新阶段。试点以来,咸阳市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形成了林业碳汇“344”模式和路径,即建立“三项机制”,构建林业碳汇计量交易体系;实施“四大工程”,构建林业碳汇资源增长体系;强化“四个支撑”,构建林业碳汇发展保障体系。2023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绿化简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改革内参》先后对我市林业碳汇工作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2024年11月,在全国林业碳汇试点研讨会上,我市交流了碳汇试点工作经验。
咸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努力将典型案例成果更好地运用到林业实际工作中,推进森林质量提质增效,持续巩固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梁高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