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哒哒”响四方 “叮叮”通五洲 15万天门衣商变身“云端裁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01: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杨 通讯员 熊文婷

4月18日大清早,天门市岳口镇徐越村郑刚夫妻俩步行300多米,来到立豪服饰厂上班。

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声,两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个月我们拿到1.7万元工资,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

另一边,听到“叮叮”提示音后,立豪服饰厂负责人程立打开电脑,查收来自中东的1万件服装订单。

在天门的大街小巷、村头村尾,这样的服装加工厂随处可见。而像郑刚、程立这样的服装电商从业者,天门共有15万人。

今年2月,“天门衣商”跻身省级十大劳务品牌。天门市人社局局长杨圣平介绍,如今,15万名“天门衣商”以“云端裁缝”新形象,书写着传统技艺拥抱数字经济的鲜活样本。

抢抓机遇完善产业链

近3年累计回流8万多人

4月21日晚,天门通天传媒公司直播间,主播忙着推荐防晒衣。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许磊 摄)

4月16日,湖北莱依窕服饰跨境电商基地开工仪式在黄潭镇举行。该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中心、设计研发基地、品牌孵化平台及配套物流体系。

作为一名“服二代”,熊飞翔2019年带着两代人在广东打拼的经验与资源,回到天门创业。如今,他在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租下3000多平方米厂房,还在武汉开设直播基地。

“从最开始日发2000余件服装,到如今最高峰日发12万件,产销量翻了几十倍,带动就业3000多人。”熊飞翔说,他们正加大投入,主攻跨境电商新赛道。

纺织服装是天门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该市抢抓产业转移、跨境电商等重大机遇,全力推动纺织服装转型升级、扬帆出海,打造集纺织织造、面辅料供应、服装加工、电商营销、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全市服装类经营主体达6800多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数量超1.2万家。

经过集群式发展,天门服装产业形成以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白马服装电商基地、化纤纺织产业园为核心,以龙腾服装小镇、岳口电商名镇、九真跨境电商小镇为支撑的“一核三镇”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昔日“东南飞”,今朝“凤还巢”。在熊飞翔等一批典型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天门人返乡兴业,还带动不少外地老板到天门创业。

2023年,广州成德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毅将部分生产车间转移到天门,去年又将生产车间全部搬来,同时介绍3名湖南老乡到天门开厂;来自浙江杭州的黄士林,去年投资20亿元,成立永昌(天门)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高性能锦纶长丝。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推动就业容量持续提升。据初步统计,近3年来,该市服装行业累计回流人口8.4万人。

挖掘培养本土电商人才

“宝妈”当主播月入数万元

4月21日,天门悦姿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订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许磊 摄)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晚7时许,“90后”主播莎莎准时出现在直播间,一边对着镜头介绍衣服,一边与粉丝互动。

莎莎是天门本地人,此前在家全职带娃。如今成为带货达人,每月收入超过4万元。

2023年7月,从未接触过直播的莎莎,报名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服装电商直播培训班,来到千广传媒公司学习拍摄、剪辑、直播等技能。

“刚开始很难,直播间只有几个人,一天卖不了几件衣服。”不服输的莎莎疯狂补习,学习直播话术和技巧。

如今,莎莎的服装选品和搭配能力得到提升,直播间人气越来越旺,一天能卖10多万元。

千广传媒公司负责人肖杨介绍,公司配合开展培训30多场次,孵化服装电商人才2000多人,包括主播、运营、客服等岗位。

随着一批批“服二代”返乡创业就业,推动天门服装电商产业裂变式增长。2021年,全市服装电商交易额为70亿元,2024年则超过500亿元,其中,抖音、拼多多女装板块业务量保持全省第一,还把服装卖到全球150多个国家。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与渴望。为此,该市利用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实训基地等资源,充分挖掘培养本土电商人才。

“女装带货主播招聘:想要在家工作,离家近,能够照顾小孩……”在汤旭阳的微信朋友圈,经常可看到此类招聘信息。

汤旭阳是多宝镇彭场新村人,曾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回到家乡后,她成立公司建起直播间,带出10多名农村直播达人。

经过系统培训后,丹江口移民小燕很快上手,仅用两个多月就顺利出师。如今,小燕重新起号,自己创业当老板,还带起了学徒。

校企联动开展精准孵化

大二女生兼职带货挣学费

4月21日,航拍天门白马服装电商基地。该基地占地660亩,一期35栋厂房已交付使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许磊 摄)

天门职业学院服装电商直播基地,网络营销与直播专业大二学生彭思怡正在直播间展示新款连衣裙。2个小时,她卖出100多件。

彭思怡今年21岁,湖北黄石人。因为形象好气质佳,网感也很强,她还没毕业就被好几家公司看中,争着抢着要。

早在2023年底,刚进大学的彭思怡经过集中培训,参加“天门杯”中国服装电商时尚主播大赛,拿到二等奖。

崭露头角后,彭思怡在直播电商道路上越走越顺。1年多时间,她已经挣到大学3年学费。

前不久,她到市内一家企业兼职直播带货。“底薪4000多元,卖出一单提成15元,一个月能挣1万多。”

如何培养更多服装电商人才?高等院校是重要一环。天门职业学院与起点供应链、莱依窕服饰、千广传媒等头部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精准匹配企业所需,开展针对性教学。

目前,该校已开办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2个专业,招收学生400多人。“教学上,我们深度融入服装电商产业,开设直播运营、网店运营、跨境电商运营实务等课程。”该校教师孟芸说。

此外,结合“选拔—培训—实战”三级培养机制,学生与企业导师联合完成选品、直播及售后全流程,实现“入学即入行、毕业即就业”。

技能是劳务品牌的关键。市人社局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服装电商千人培训计划”,着力提升“天门衣商”技能水平,开展主播、营销、设计、缝纫加工等培训,每年培训服装相关专业人才近3000人。

徐晓萍曾在广州开过服装厂,2022年回到天门创立鑫翎秀服饰有限公司。“天门需要大量服装产业工人,但很多‘00后’技术并不熟练。”

于是,徐晓萍组建星润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推出服装技能实操等课程,专门培养技能人才。学员陈琪刚开始仅会打扁,现在成了老手,像样衣等高难度服装,做起来也很轻松。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