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国重器“掘”不止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6:44: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 王延辉

践行“三个转变”、振兴民族工业,河南造盾构机不断掘进新里程与新可能。

5月21日,海外,意大利西西里岛,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中铁1237号”在一高速铁路隧道项目奋力洞穿。国内,山东莱州,“黄金壹号”矿用TBM(硬岩掘进机)在三山岛金矿正向地下1590米掘进;上海崇明,“领航号”盾构机掘地潜行,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方式抵达长江江心……由中铁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地下蛟龙”在全球各大建设工程“大显身手”。

视线拉回郑州,中铁装备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繁忙。总装车间里,一台直径12.03米的“中铁1515号”盾构机正在进行整机工位组装,一字排开的另外四台小型盾构机已通过客户验收;国家TBM产业化中心内,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的“双胞胎”盾构机“中铁1459号”和“中铁1458号”一个在拆机发运,一个在紧张组装。

“中铁1515号”盾构机正在进行整机工位组装。王延辉 摄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回想起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装备考察时提出的“三个转变”,中铁装备技术中心副主任、掘进机研究院院长贺飞依旧难掩激动,“当时,我就在现场,听得真切。这么多年,‘三个转变’的要求,已内化为每个中铁装备人的自觉行动,固化为企业文化和发展基因。”

“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深深鼓舞着中铁装备人。“总书记十分重视制造业,在河南考察的系列重要讲话一脉相承,激励着我们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勇往直前。”贺飞深有感触地说。

这些年,盾构机领域一个个国内乃至全球“首台(套)”何以在中铁装备诞生?“答案就在‘三个转变’。”贺飞说,“我们始终用创新、质量、品牌来解决‘有没有’‘好不好’‘认不认’的问题。”

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之一的“中铁1458号”在有序组装。王延辉 摄

“不让别人‘卡脖子’,就得锻造核心竞争力。”贺飞介绍,从2015年起,中铁装备联合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开展盾构/TBM国产主轴承、减速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工业性试验,并取得重大突破,让民族盾构用上“中国芯”。

无创新不发展。从出厂100多台到累计出厂超1700多台,从单一应用场景到多元应用场景,从只能水平掘进到斜向、竖向、拐弯、爬坡等多维空间掘进,从直径7-8米到超16米,从浅层地下到千米深地,从人工驾驶到自动掘进,从零星出口到覆盖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说起盾构机的一项项发展,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军科“如数家珍”,“11年来,正是坚持自立自强,加强技术攻关,才铸就了盾构机的‘百变金刚’本领强。”

作为我国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制造企业和原创技术策源地,中铁装备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3年保持国内第一,产销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市场、引领市场。”林军科表示,中铁装备将继续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勇闯技术无人区,造世界最好的盾构机,做永远的“开路先锋”,“掘”不止步、“掘”胜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