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及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账目清、底数清、权属清。农村“三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现以河南兰考县兰阳街道为例,探索农村三资管理工作。
一、兰阳街道农村三资的现状
基本概况:面积27.56平方公里,住人口15.4万人,耕地面积12600亩,街道共有党支部18个,党员513名,辖13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兰阳财政所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文件的有关指导意见,每年对各村的三资台账进行更新,对各村的资产资源情况进行管理,确保三资台账健全。
二、农村三资管理基本情况
(一)工作量与财务工作人数需改善。兰阳共有16个行政村和社区,常住人口39071户,人口93248个。兰阳财政所共有干部职工7人,负责三资管理的仅有3人,承担起农村财务的核算与管理工作,三资管理工作量大,财务工作人员少,工作繁重。
(二)资产资源管理需要加强。1、资产登记有待改进。农村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存在部分资产未登记或登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2、部分资源存在未公开现象,未按相关程序公开进行处置,集体利益受影响。
(三)监督机制需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素质不高,监督意识低,对农村三资管理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农村三资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依靠村务监督委员会,但由于其作用发挥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村三资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会计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不能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明确监管机构职责。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让广大农民参与到三资监管之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的监管职能,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二)加强资产资源管理和完善民主监督。一方面规范资产登记,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制度,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登记,确保资产信息准确、完整。另一方面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监督职责和权限,确保其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三)规范资金财务工作管理。一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规范会计核算,加强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会计核算方法。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科学规划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河南兰考县兰阳街道财政所魏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