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发展所需,更是企业所盼、民心所向。近年来,为推动县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府谷法院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紧紧围绕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以法治“善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立审执”联动 按下涉企纠纷化解“快进键”
府谷法院将“兼顾执行”理念从源头嵌入立案和审判环节。立案环节,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快速立案,并完善诉讼保全制度,为企业维权“提前上锁”;审判环节,将传统“判后告知履行”提前至审判过程中。对调解成功的案件逐案发放《自动履行告知书》,2024年调解成功案件中未履行协议而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仅占23.05%,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减少执行案源。
执前督促机制 唱响优化营商环境“好声音”
府谷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建立“执前督促+和解”工作机制,成立首家执前和解工作室,以一个工作室、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执行员、一名书记员和一名律师的“五个一”团队模式,搭建涉企纠纷“快车道”。在执行立案前通过法律释明、说服教育及后果警示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回笼资金。自2023年机制运行以来,府谷法院执前和解工作室共收案件 914件,达成执前和解311件,督促履行完毕607件,直接兑现金额达2.08亿元。其中,成功化解涉企案件204件,为市场主体回笼资金1.24亿元,以“零强制、全履行”的成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法院+N”新格局 扩大涉企执行“朋友圈”
府谷法院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构建执行联动协作机制。与税务局签订《涉税合作框架协议》,与发改、征信机构共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2024年以来,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24人次,限制高消费2946人次,悬赏357案378人次;与公安局拘留所及交警、公安检查站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助执行机制,打通查人找物堵点。2024年以来,通过公安检查站协助查控被执行人2457人次,拘留92人次,成功化解涉企执行案件23件,执行标的案款到位约4290万元,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终本清仓” 吹响执行攻坚“冲锋号”
府谷法院出台《府谷县人民法院关于开展终本清仓实施方案》,设立“两终”案件团队+财产监管团队专项小组,对近三年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终本终结案件进行全面细致回访,对达成和解未履行以及终本后发现财产的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其中对涉被执行人为企业的终本案件进行逐案清理,将其中符合破产条件的僵尸企业移送破产,盘活市场经济活力。2024年以来,对17件涉企案件采取“活封活扣”措施,活封财物5049.98万元,促成23家企业主动履行,35家企业达成和解,最大限度降低强制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双赢”。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府谷法院将立足审执主责主业,多措并举解决好企业经营发展急难愁盼问题,让企业在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下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