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寻宝必来此,此地到处是“神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2:30:00    

铁岭东端,长白山余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褶皱深处藏着一个被林海浸润的小城西丰。这里中国鹿乡的美誉传承了300年,曾是清太祖敕封的皇家鹿苑,小鹿降生都享有仪式,足见西丰的地标产品梅花鹿的珍贵。

西丰有亚洲单体最大的鹿园,一万头梅花鹿管够奔腾。这里不仅是养殖基地,更是人与鹿可互动的共生乐园。在西丰走一圈,除了嘴巴忙,身心都放松!




红 | 烧 | 鹿 | 排


鲜鹿排肌理清晰,深红透亮,先洗个冷水澡,洗掉野性味道,待鹿肉褪去了鲜红的血色后转战进高压锅。西丰本地爱好咸口,鹿排肉挂满浓稠酱汁沿着骨缝往下淌。

吃鹿肉能温补,搭配上刺嫩芽,补得刚刚好。你不得不感叹,西丰人吃鹿肉段位实在高端。


鹿 | 肉 | 丸 | 子


选取梅花鹿腿带胸的纯瘦肉,切成细丝轻剁,直到肉丝搅成密实的网。密到什么程度呢,气孔少到几乎看不见。西丰人给这鹿肉丸子加了一道山珍buff,便是当地特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

别小看这一小撮孢子粉,它以微苦中和了鹿肉的野性,而鲜味却翻了个番儿。


神 | 仙 | 的 | 前 | 世 | 今 | 生


去过西丰的人都说,这里是一个到处都是神仙的地方!朋友们千万别误会,西丰绝不是修仙圣地,而是享誉全国的柞蚕之乡。

柞蚕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都给西丰人贡献了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本地人吃门道,外地人吃着是真奇妙!小小的家常餐馆里,老饕们的桌上藏着初来者不知道的四世同堂的香——看起来是三道菜,但实际上它是一道菜,当地人管这道菜叫“神仙的前世今生”。


在西丰,神仙的尽头是铁锅。炸神仙是最先“出道”的柞蚕美食——蛹子滑进这六成热的油浪,猛火顶着锅气直窜,等翻着跟头的蛹褶皱唰地舒展时,油亮亮、颤巍巍的状态正是神仙爆浆前的最当口。

“要想蚕蛹穿着虎皮,大厨必须腰放低。”这句话道出了烹饪虎皮茧蛹的动作要领,你可以脑补一下——前脚蹬后脚弓的姿势,指定不能少花力气。茧蛹在油锅里进进出出六七趟,直炸到外皮酥裂翘边,里头还嫩得流油,油温得猛,手速得更猛,五秒出锅,颠勺带风,还得掌握恰当力度的轻拍。如此往复五六次的颠和拍,出锅时才能呈现那层金壳薄脆透亮,挂着一身焦香。


每年八九月份是西丰人吃青虫的最佳季节。青虫通常与青椒一起炒,既能把蛋白质的香气激发出来,提升了这道菜的口感层次和味道,又不抢原本蛋白质的香气。

吃柞蚕,自然少不了用蚕蛾烤串,这种串分公蛾烤串和母蛾烤串。吃在嘴里酥脆,有爆珠之感的是公蛾烤串,而咬一下就咯吱一声的则是母蛾烤串。二者各有各的妙,我不许你不知道哟。




西 | 丰 | 煎 | 肉


西丰煎肉用是导热快的小铝锅,火候全靠酒精块拿捏,而牛上脑和牛肋条则是最受欢迎的煎肉食材。牛上脑切薄条,肋条带点肥,下锅滋啦一响,成全一场铝锅与肉的共舞。肉是主角,锅是帮手,食客成了掌勺的大厨。

肉筋是西丰煎肉的段位挑战,别处嫌它折磨人,遇上小铝锅便服了软,受热快、散热匀的锅底专治倔筋。薄切,温火60秒,油脂沁亮筋皮,嚼劲还在,牙口尊严也还在。

这道菜是当地人从小就有的美食,因此很多游子归乡时一定要先品尝这一童年味道。特别是端午节时,各家煎肉店店店爆满,不得不说,西丰人太爱这一口了。

在西丰人眼里,端午节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除了吃铝锅煎肉,还有一样特别的习俗令人惊奇不已。到底是怎样一种习俗呢,今晚《妥妥的乡味》揭晓~




辽东的山林里,西丰人用柞树叶喂养的蚕吐出了中国最坚韧的丝——遇水不腐,久晒不脆。老匠人说,真正的西丰柞蚕丝被20年不板结,抖一抖仍如云雾般蓬松。除了蚕丝被,在西丰人的购物车里,蚕丝制品多得让人得了选择困难症。


这里有辽宁最大鹿制品销售市场,从鹿茸切片到鹿肉香肠,从鹿油香皂到鹿皮画,看似安静的街面下是年超5亿的流水。同时,这里还有辽宁最大的电商基地,除了鹿以外的西丰所有土特产,都在这个平台上交易,那可老火爆了。


今晚21:10,《妥妥的乡味》与您共聚中国鹿乡——辽宁西丰。




编辑丨华卿

图片 视频丨《妥妥的乡味》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