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寄升平乐·访红岩》行书、《新华社通讯二十年》、“李冠华珍藏的邓颖超赠《周恩来选集》”……一大批革命文物及史料“回家”了!近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重庆红岩干部学院举办中共中央南方局革命文物捐赠暨座谈会,多位革命后代向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捐赠了革命文物及史料,进一步丰富其馆藏。
一大批革命文物“回家”
当天,卢绪章的女儿卢兵捐赠了“1977年赵朴初书赠卢绪章《调寄升平乐·访红岩》行书”条幅及卢绪章系列史料。
卢绪章(1911年6月—1995年11月8日),浙江宁波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重庆,接受周恩来单线领导。他利用“广大华行”(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等进出口贸易业务),积极为党筹措经费。如今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三楼展厅,展陈着他的人生故事。
汤宝桐女儿汤小泉捐赠了“汤宝桐珍藏的《新华社通讯二十年》”及新华日报馆系列老照片。汤宝桐曾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后任重庆《新华日报》印刷部主任。
此外,秦邦宪的孙女秦红捐赠了其主编的系列图书和存留的史料;莫止、李冠华的儿子李志刚捐赠了“李冠华珍藏的邓颖超赠《周恩来选集》”等系列史料,以及中共中央颁发给李冠华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证章;邓菱的子女捐赠了邓菱珍藏的邓颖超、杨尚昆、孔原、童小鹏等重返红岩时的照片和史料、书刊2000余件。
这批文物、史料都是老一辈红岩人的革命见证,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进一步丰富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红色馆藏。
这是文物、史料最好的“归宿”
“我父亲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来到重庆,接受周恩来单线领导。在艰苦复杂的特殊环境中,他出生入死,不畏艰险,为解决党的地下组织的经费问题,发挥了很大作用,被誉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卢兵在座谈会上表示,其父卢绪章在重庆工作的经历是其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大量展示了卢绪章的革命事迹,让她非常感动。现在,她将父亲旧藏的赵朴初书法作品及相关史料捐赠出来,为这批文物和史料找到了“最好的归属”。
汤小泉表示,她向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捐赠的文物和老照片,承载着父辈的革命精神,在博物馆的活化利用下,可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座谈会上,李志刚、向倞等革命后代也分别讲述了先辈们的革命事迹,以及本次捐赠革命文物的初衷和感受。
近10年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革命后代们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协调下,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围绕中共中央南方局、红岩英烈、重庆谈判等,重点征集反映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新华日报馆、民主党派等历史及国共谈判等重大事件相关的实物资料,反映与重庆相关的近现代革命志士(以红岩英烈及脱险志士为主)和革命斗争事件相关的实物资料,共征集到藏品9073件/套,新定级文物3155件/套。
这些文物和史料正用于《千秋红岩》《歌乐忠魂》等基本陈列展示和红岩文化育人体系思政课程中,并即将在《宣传出去,争取过来——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毛泽东与重庆谈判》两个专题展览中予以展出。
用好用活宝贵文物,传承好先辈精神
文物是博物馆立馆之基,是革命精神的鲜活物证。
“革命文物及史料的征集保管、活化利用,无不饱含着革命前辈亲属的无私奉献、深情嘱托,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生动鲜活地传播好红色文化、红岩精神,是新时代红岩人的使命。我们将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些遗物资料和革命见证物,深入挖掘它们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加大研究阐释和宣传传播,让它们承载的革命事迹教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徐光煦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重庆谈判80周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围绕纪念“两个80周年”主题,推出“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毛泽东与重庆谈判”等专题展,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以及出版8本精品图书,进一步传承好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传播好红岩文化,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原标题: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获捐一批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