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银行副行长戴炜表示,在低利率时代,人员是银行最大的成本,过去大家可能认为北京银行员工少,但随着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可能转变为优势
文|《财经》记者 陈洪杰
编辑 | 张颖馨
针对个人按揭贷款在内的零售业务、净息差等问题,头部城商行——北京银行(601169.SH)管理层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进行回应。数据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末零售营业收入实现249.41亿元,同比增长2.26%,对全行营收贡献占比36.97%,其中利息净收入实现239.61亿元,同比增长4.66%,占比提升2.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个贷余额突破7000亿元,规模保持城商行领先位置。零售的重要部分之一是个人按揭贷款,由于之前新增房贷利率和存量房利率相差较大,近两年市场出现提前还贷潮。“北京银行提前还款量逐季度下降,去年四季度与三季度环比下降了17%。另外,在2024年四季度,扣除还款后,我们这块业务的正增长接近40亿元,扭转了连续五个季度房贷下降的趋势。”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表示。从国际银行业来看,低利率时代同样伴随低息特征。2024年,北京银行净息差1.47%,低于商业银行平均值1.54%。北京银行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戴炜认为,自2024年二季度,北京银行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净息差稳定。银行盈利是成本收入比和息差共同决定,2024年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9.13%,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住房按揭提前还款量下降17%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抵押物比较充分、利率稍高,是银行业重点发力的业务,但近几年受到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出现了提前还款潮。李建营表示,北京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新房利率和存量房利率的差距缩少,提前还款量逐季度下降,2024年四季度与2024年三季度相比,环比下降了17%。回顾2024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历经三次下调,1年期LPR累计下行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行60个基点,两个品种年度下行幅度均创LPR改革以来的新高。其二,2024年四季度整体房贷扣除还款以后,北京银行这块业务的正增长接近40亿元,扭转了连续五个季度房贷下降的趋势。“这得益于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稳房市政策的出台,新增房贷业务量明显上升。”李建营表示。其三,针对部分居民收入波动的特殊情况,北京银行丰富按揭资产不良处置的工具箱,通过优化调整还款计划,降低月供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减轻按揭客户的还款压力。2024年末北京银行的按揭贷款不良率0.63%,资产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从全年来看,北京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在2024年末相较于2023年末稍有变化。数据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为3249.35亿元,占比14.70%;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为3259.15亿元,占比16.1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同时,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降幅收窄。李建营还称,三年前已经研判到房贷规模会减少,并对缺口做好应对,加快布局消费贷产品。“但也高度关注消费贷风险,在模型方面,不断的丰富数据和进行迭代;在客户方面,目标客群定位在年收入20万元左右的客户;在区域方面,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和深圳;在渠道上,优先选择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客户等。”他称。

息差1.47%,人均创利129万
息差是银行业的重要指标。2024年,北京银行净息差为1.47%。“主要影响因素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市场利率整体走低和存量房贷利率加点调整等因素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北京银行称。进一步看,2024年北京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50%,同比下降18个基点;贷款收益率3.94%,同比下降25个基点,其中零售贷款收益率5.12%,同比下降45个基点;金融投资收益率3.09%,同比下降22个基点。戴炜表示,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净息差保持稳定。面对息差收窄压力,北京银行称,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负债成本管控,夯实提升负债稳定性。2024年客户存款付息率1.85%,同比下降12个基点;付息负债成本率2.03%,同比下降12个基点,成本保持逐季下降趋势。二是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调整优化客户结构。加大科技金融、专精特新企业客户拓展,积极营销清洁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及医械设备、新材料、消费电子及半导体等行业客户;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加大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贷款投放,长三角地区贷款较年初增速达12.72%;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延缓贷款收益下行,保持存贷利差在合理水平。公司业务存贷利差(含票据贴现)1.65%,同比提升4个基点。三是完善定价管理体系,提升精细化定价管理能力。建立以客户综合收益为核心的定价体系;加强贷款定价底线管理,平衡好支持实体和自律约束的关系;完善动态化存款利率授权调整机制等。“另外,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始终处于行业较低水平,2024年为29.13%。人均创利始终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24年为129万元。”戴炜称。戴炜还表示,盈利水平由成本收入比和息差共同决定。在低利率时代,人员是银行最大的成本,过去大家可能认为北京银行的员工少,但随着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可能转变为优势。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
责编 | 张生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