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湖南江永县委党校新入职青年教师许云以《年轻干部如何提升政治能力》为主题,从政治能力的基本内涵、必要性和实践性三个维度,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试讲。这是县委党校2025年新开发课程试讲暨精品课程打造活动的生动缩影。
本次新课试讲活动采用了独具创新的“集体听 + 现场评 + 课后议”三步走模式。李翱翔、吴少白等5名青年教师依次登台,围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等新开发的专题课程展开试讲。他们巧妙地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精神融入课程内容,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试讲结束后,校领导与全体教师对每个专题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入微的评价。从教学内容的精准度、逻辑框架的严谨性,到实例举证的恰当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从教学仪态的专业性、课程效果的实效性,到课件制作的精美度,每一个环节都被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和完善建议。
近年来,江永县委党校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严格把控课程“准入关”。在课程开发方面,采取靶向式策略,鼓励教师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热点领域设计课程。同时,积极打造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术框架 + 地方实践”的特色教学体系。
在课程内容挖掘上,江永县委党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江永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开发了一批如《永远的红军树》《军魂永驻三峰山》《大路下村的“红色记忆”》等特色精品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党味浓”“鲜味足”“回味久”,而且“接地气”,深受学员喜爱。此外,党校还协助指导乡镇党校建成5个省市级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推出8条“党性锻炼 + 实践基地”党员干部教育主题线路和百余节现场教学课程,同时创新开发“1 + X”课程库,打造了一大批理论有深度、语言接地气的精品微党课。
为实现教学质量的长效提升,该校实施了长效性提升工程。建立“一课一档”整改台账,通过“主备教师修改 - 教研组复审 - 二次试讲验收”的闭环提升流程,淘汰更新匹配度不足的课程。同时,将集体备课作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先后前往深圳、宁远等地进行深度调研,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模式。
“此次新课试讲活动,不仅检验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为后续课程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县委党校副校长胡国建表示,党校将持续在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推行“金课孵化计划”,年内重点开发8-10门精品课程,构建“课前需求调研-课中动态评估-课后跟踪反馈”的全链条质控体系,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党员干部贡献力量。(陈健林 邓翠翠 许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