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徐典波
八百里洞庭湖,两千年岳阳城。
岳阳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精会神抓招商、引项目、优服务、促发展,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展现“七个岳阳”的使命担当。
放大视野,用好招商引资“关键一招”
5月中旬,2025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与深圳举行。岳阳精准匹配合作交流会八大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亮相湖南省重点产业链合作交流会、湖南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对接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岳阳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岳阳市委主要领导认为,岳阳最大的政策机遇是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要跳出岳阳看岳阳、跳出湖南看岳阳、跳出中国看岳阳,用好招商引资“关键一招”,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
放大视野,岳阳由市级领导牵头组建10个重点产业链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汉郑、长沙6个区域驻点招商专班,成立覆盖北上广深等城市的18家异地岳阳商会,及首家境外商会——日本岳阳商会。
岳阳各级党政“一把手”化身“首席招商员”,深度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抢抓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借道开放。
岳阳建立央企合作对接协调机制,设立服务中央企业办公室,梳理“全国央企名录”“中央驻岳企业名单”“岳阳市与央企合作对接重大项目表”3张清单开展重点招商。
放眼全球,岳阳发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优势,支持观盛集团等企业深耕非洲,健全与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坦桑尼亚等国家常态化对口联系机制。
岳阳建立健全对德国、韩国等招商引资重点国家项目和技术合作机制,引进外资标志性项目。目前,卓伯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德国)中国区项目落子湘阴,将打造欧洲企业与产业项目的科技孵化生产基地。
新思路,新变化,新成效。2024年,岳阳新签约投资过100亿元项目5个、投资50亿至100亿元项目9个,“湘商回归”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85.84亿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精准发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岳阳凯门水性助剂有限公司车间,感受到澎湃的创新动能。该公司生产的水性助剂被称为“工业味精”,市场供不应求。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水性助剂细分领域做成单项冠军,产品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以30%的年均增速在欧洲等国外地区攻城扎寨。
该公司选择落户岳阳,看重当地现代石化产业集群优势。岳阳乙烯项目总投资357亿元,是湖南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对标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岳阳聚焦改造提升现代石化产业,巩固延伸港口物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文体旅游3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岳阳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和招商图谱开展精准招商,商务、产业链牵头部门、要素保障部门和县市区(园区)协调联动,条块结合,把链条拉长、建强。
岳阳紧盯行业领军企业招商,新紫光、汨罗火电、岳州电厂等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聚仁化工、中创化工、中顺新材料等优质企业辐射带动,吸引兴长特种催化剂等25个新项目入驻。
借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岳阳从“产业思维”到“运营先行”,引来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314.5亿元,推进世界一流的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和世界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打造旅游消费城市。
放眼岳阳,13个县(市、区)“一主一特”产业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其势已成——
平江按产业链需求精准招商,休闲食品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3;岳阳楼区金融、商贸物流、文旅、康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城陵矶新港区着力建设中部地区最大的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基地……
现代产业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2025年,岳阳市有5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101.98亿元,其中单体项目24个,项目个数、投资体量均排名全省第二。
创新驱动,打造来湘投资兴业“强磁场”
不久前,岳阳市医药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总规模5亿元的岳阳首个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成功签约。岳阳以基金为纽带,加速创新资源汇聚,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医药产业新高地。
岳阳坚持改革创新,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打出一整套“组合拳”。
锚定建设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目标,岳阳建成湖南首个现代石化中试基地,同步创建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张立群等核心专家组成“最强智囊团”,为现代石化产业发展赋能。
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岳阳加强与上海、深圳、武汉、长沙等地园区联系对接,在科创资源、人才和信息等方面互融互通,打通“研发在外地、制造在岳阳”的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培育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发挥资金“乘数效应”,岳阳成立产业引导母基金11只,总认缴规模141.27亿元,为企业保驾护航。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岳阳确保用水、用电、用气平均价格、社会物流成本持续下降,强化要素保障;推行“扫码入企、联码督查”,运用“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四到”服务机制,营造企业敢想敢干的创业环境……
2024年,岳阳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稳定在200亿元以上,规模均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