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收获知识、信心、友谊│湖报集团第44期全媒体实训营结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01:00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欣、通讯员李林)“短短几天,思想上充了‘电’,精神上补了‘钙’,能力上加了‘油’!”“实训营‘余额’不足,还能申请续费吗?”4月3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第44期全媒体实训营顺利结业,来自孝感市各县市区、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150余名学员纷纷感叹,意犹未尽,不虚此行。

全媒体时代,爆款选题如何研判,热点新闻如何连续打爆,小事件如何挖掘出大主题,AI工具在新闻选题策划等环节有哪些具体应用……此次实训营邀请十多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线业务骨干授课,以生动翔实的案例,向学员分享全媒体“策采制发”全流程传播技巧。

培训首日,受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琼委托,孝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想明专程来到武汉看望实训营的学员们。他勉励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收获知识、收获信心、收获友谊,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干部素质提升年”具体要求,淬炼能力、砥砺担当、学以致用,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挖掘展示“必须是孝感”的独特魅力。

为保证实训效果,学员还分组到武汉网红打卡地东湖公园及绿道、楚河汉街等地进行实训拍摄,制作融媒体产品,并在结业仪式上播放,接受讲师团队讲评。

“从业27载,5次来湖北日报‘充电’,让我始终保持与时代同频共振。”实训营学员、云梦县委宣传部干部程爱华说,1998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她,第一次走进湖北日报通讯员培训班,在那间飘散着油墨香的教室里,老编辑们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手把手教学员如何提炼新闻眼、搭建消息结构。泛黄的笔记本至今放在书柜里,扉页上“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字迹依然清晰,那是新闻理想最初的印记。

“如今,笔记本里的文字从钢笔正楷变为电子速记,新闻生产的方式也从‘铅与火’迈向‘云与数’,但实训营的老师们用实践告诉我们,‘内容为王’依然是新闻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程爱华说,“我将带着这份‘云与笔’的双重力量,用新闻人的敏锐眼光捕捉时代光影,用全媒体的语言讲好云梦故事,让‘上云梦、赢未来’的城市声音传得更远。”

“如果青春有声音,那么老师们的课堂就是一场场青春的交响乐!”实训营学员、大悟县融媒体中心“00后”记者汪依感慨,培训前,刷到爆火新闻或网络热梗,很难想到如何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新闻报道添彩,经过此次培训,她对青春化表达有了全新认知,讲师团技能点满满,课堂笑点与知识点齐飞,“好想问一句,咱实训营还能续费吗?”

“当看到‘襄阳牛杂面’如何借助航天英雄聂海胜成为现象级传播案例时,我意识到重大主题报道并非只能‘正襟危坐’;课程中展示的‘月圆荆楚致敬英雄’等案例,更印证了创意+共情才是穿透圈层的密钥。”实训营学员、孝昌县王店镇宣传干事汪中庆表示,这场培训既是一场技术革新课,更是一次思维破壁之旅。这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手中的新闻素材:平凡故事中也承载着时代精神,关键在于找到情感共振的支点。

“新闻写作模块让我明白了‘硬新闻软表达’的技巧,将反诈宣传、执法故事转化为有温度的叙事;AI工具的应用实践,可使海报制作、短视频剪辑效率提升数倍,为基层宣传减负增效;爆款案例分析启示我们要善用‘警察小熊’‘警灯’等情感符号,实现‘破圈’传播……”从迷茫到清晰,从困惑到感悟,实训营学员、孝昌县公安局政治处民警龚纾绮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用新技术讲好警察故事,用新思维构建警民连心桥,让法治正能量在指尖传播中直抵人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映阳 摄)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