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现有民辅警3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民辅警23人,党员民辅警24人,这支年轻且富有活力、党性觉悟高的队伍,在维护景区治安、服务游客等方面成绩斐然。2025年2月被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评为先进集体;2025年3月被天水市麦积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其中1名同志被授予三等功1次;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集体嘉奖1次,7人被市公安局、分局嘉奖表彰奖励,5人被区委考核为优秀等次。先后迎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西省公安厅等近40余个调研团前来观摩交流,旅游警务典型做法被人民公安报等多家媒体刊载报道。
聚焦“33462+”品牌锻造立体化防控体系
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立足景区治安特点,创新打造“33462+”旅游警务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络。2024年以来,针对旅游市场乱象,该所联合运政、文旅等部门开展“净旅”专项行动,累计查处“黄牛”倒票案件2起,行政拘留2人;破获扰乱公共秩序案件2起,依法处理17人;查处黑车载客、“黑导”违规揽客案件12起,行政处罚4人、罚款9800元。在文物保护方面,2024年6月,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并制止一起违规放飞无人机导致石窟栈道受损事件,依法没收设备并开展警示教育;同年10月,仅用48小时完成石门景区违法宗教建筑拆除,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全年累计出动警力1200余人次、警车450余台次、无人机180余架次,景区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7%,实现刑事案件“零发生”。
暖心服务提质效打造旅游警务新标杆
坚持“服务游客无小事”理念,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创新推出“一站式”便民服务模式。在景区内设立“阳光警务亭”“微笑警务室”等实体阵地,配备急救箱、雨具、充电宝等便民物资,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打造“警民驿站”“花园说事房”特色警务工作站,实现警民沟通“零距离”。2024年至今,累计为游客提供服务超2万次,解答咨询7000余次,办理车驾管等窗口业务49笔;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63件,总价值达13万元,从身份证件到贵重财物,均全力寻回并及时归还;成功寻回走失儿童及老人7人,让离散家庭重聚;紧急救助突发疾病游客13人,与时间赛跑守护生命安全。每一次暖心服务,都成为群众心中“平安麦积”的生动注脚。
科技引领、数据赋能做精旅游警务“智慧大脑”
以“情指行”一体化平台为核心,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一方面,全面整合智能化设备数据,接入景区及游客服务中心8类340余万条数据;同步采集246家农家乐、88辆景交车等涉旅场所信息,构建覆盖全域的动态数据库。另一方面,深度应用“天水市公安局旅游警务平台”,通过智能识别、分级处理技术,搭建模型,实现游客流量预测、警情实时推送、警力精准调度。当石窟游客量接近承载上限时,平台自动联动短信、诱导屏、导航软件发布分流提示,保障游览安全。此外,通过装备升级,构建“市区指挥中心—派出所—警务室”三级联动体系,实现警情处置秒级响应。
警务前移、多元共治做全旅游警务“微笑调处”
针对涉旅矛盾纠纷特点,派出所创新“三借三让”调解工作法,即“借景抒情、借古喻今、借力调处;先让游客、智者先让、景区让利”,并依托“花园说事房”特色调解阵地,借助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文化元素,营造柔性调解氛围。 通过建立“就地+线上+联合”调处机制,与景区管理单位、法庭、村委会形成联动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化解”。2024年以来,涉旅矛盾月均下降12%,当事人满意度达100%,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景、矛盾不上交”。
创新“码上吐槽·马上行动”机制构建智慧服务新范式
为实现游客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创新推出“码上吐槽·马上行动”数字化服务机制,在景区入口、观景台、休息区等500余处点位布设专属二维码,游客扫码即可通过小程序一键提交咨询、投诉、求助等各类诉求。该机制以“诉求不拖延、问题不积压、服务不打折”的高效响应,切实将矛盾化解在一线,真正兑现“守护山水之美,不负游客之托”的庄严承诺。机制运行以来,游客投诉均实现“当日接收、当日办结”,游客满意度达100%。
从重拳整治旅游乱象的雷霆出击,到“码上吐槽”智慧服务的秒级响应;从守护千年石窟的日夜坚守,到化解矛盾纠纷的微笑调解,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民辅警始终以脚步丈量责任,用科技赋能担当,以“33462+”旅游警务品牌为笔,以群众满意为墨,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画卷上书写平安答卷。下一步,麦积山大景区派出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持续擦亮旅游警务服务品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来源:景区派出所